韩漫窝
  1. 韩漫窝
  2. 其他小说
  3. 将军好凶猛
  4. 第二百五十九章 长堤
设置

第二百五十九章 长堤(2 / 2)


自建继帝因病驾崩后徐怀已有十年之久没有直接面对缨云了。

第二次淮南会战徐怀孤身赶赴建邺勤王从头到尾都没有进过建邺城。

虽说逃京事变发生时缨云公主与武威郡王都站出来安稳建邺的局势但徐怀差不多等局势彻底稳定下来才赶到建邺推动迁都之事。

而当时已经决意要将绍隆帝实施软禁也不可能真听朱沆忽悠拥立齐王为太子徐怀心里也是难堪事事避开缨云。

韩圭、刘师望、陈子箫等随行将臣上前给缨云公主行过礼后就要退下去缨云说道:“还请诸公留步……”

韩圭、刘师望、陈子箫、潘成虎等人面面相觑一时都不知道缨云公主意欲何为。

照理来说不论是不痛不痒的寒暄几句又或者有什么事要找徐怀他们似乎没有站在一旁的必要吧?

当然缨云公主既然都说出口了众人也就不动声色的站在长堤上。

徐怀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就看着青碧汉水在从鱼梁洲拐弯后悠悠往南流淌。

“司空府花费这么大气力建此铁桥大概从头到尾都没有想过还都汴梁这事吧?”缨云有如晨星一般的明亮眸子盯着徐怀冷峻的侧脸张口问道。

徐怀点点头说道:“前朝末年长安、洛阳早就在战乱中荒废而藩镇势力又在汴梁经营百年之久立朝之初汴梁就是天下雄城。太祖皇帝龙兴于汴梁体恤民生又考虑到汴梁有蔡汴之河以通江淮才最终定都于汴梁没有另择新址……”

汴梁能成为大越国都是由种种历史因素造成的并非是最优的战略选择。

然而襄阳很多切切念念想着还都汴梁的人对这点认知并不透彻。

有些人知晓这点但仍然迫切想着还都汴梁有的是纯粹更看重还都对收复中原的象征意义有的则是看重这象征意义背后所蕴含的东西;而这几年葛家在浙西、高家在西秦也并非完全的安分守己还有事没事隔三岔五上疏奏请绍隆帝立齐王为太子。

徐怀禁止下面人去监视齐王府他这些年也没有去面对缨云公主一时间也不知道她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只能大而化之的解释一二。

缨云幽幽说道:“除开你说的这些还都汴梁多少也会给世人天下底定的错觉觉得以往种种权宜之计到了拨归正途的时候了指不定又另有一番风起云涌吧……”

听缨云这么说刘师望多少觉得有些惊心动魄下意识抬头朝徐怀看去见他脸色略显阴沉又忙撇过脸余光扫过韩圭、陈子箫、潘成虎却见陈子箫脸色沉毅似乎完全不觉得缨云公主这话有什么不妥潘成虎只是简单的咧了咧嘴而韩圭嘴角浮出一丝晦涩莫明的浅笑。

徐怀看着缨云明媚却无锐利的眼眸却是有些困惑了淡淡说道:“或许吧。”

“若非今日在此相遇我也没有勇气问你一些话”缨云咬着嘴唇看着徐怀有如渊海的眼睛说道“现在是还没有谁会在齐王府说什么怪话但缨云也晓得市井之间已有一些取而代之的传言你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又或者在琢磨到底什么时候才是取而代之的契机?”

听缨云公主问出这话刘师望都想落荒而逃。

对如此敏感之事史轸、韩圭等人自然明里暗里都有推进。刘师望当然不会反对最终也会附从众人但他内心深处也不愿直接去面对更不要说去参与这些事情。

这或许也是陈缙、余珙、杨祁业乃至刘衍、钱择瑞等人的选择吧?

徐怀有些苦涩的说道:“殿下多虑了。”

“你无需跟我讳言的”缨云说道“京襄以及河淮所行之策迥异于天下你若不行最后一步天下必生反覆你也不可能坐看一生心血毁于一旦。不过你又是爱惜羽毛之人想必内心也不愿辜负父皇的信任对他的遗女孤儿行逼迫之事你心里想的是效仿魏武遗风吧?”

魏武帝挟天子以令诸侯半生称霸中原但其临死都没有称帝最终由其子文帝正式开创魏朝。

听缨云公主拿魏武遗风说事陈子箫禁不住定睛朝她打量了两眼。

徐怀负手看悠悠汉水没有吭声。

缨云继续说道:“效仿魏武遗风你或许能保全羽毛了你也有信心三五跳梁小丑翻不出你的手掌心自有从容气度看这天下云卷云舒更不需去做什么逼迫之事。不过你有没有想过你的继承人在你百年之后也能有这样的从容、自信?你又有没有想过司空府并非所有人都有这样的从容、自信及耐心呀?”

听缨云公主这么说潘成虎禁不住嘿然朝韩圭看去。

“我与寅儿生于大越皇族既是幸运也是不幸但倘若不想有更大的不幸之事发生你就不能只爱惜你自己的羽毛”

缨云说道

“寅儿之前尚且年幼对世事懵懂无知也不识权势是为何物但他总有一天会长大成年我也没有办法保证他永远都不受他人挑拨。要想寅儿不滋生妄念无过是早早断了这层妄念唯有如此父皇才能瞑目于九泉之下。当然你也不要觉得这么做会辜负了父皇。父皇驾崩之前那封诏书没有写完就静静的搁在御案之上实际并非是我主动拿起那封诏书询问父皇而是父皇当时已经口不能言指着那诏书坚持要我拿起来的。这个秘密我藏到今天才说出来希望你不要怨我但你应该知道两者是有一些区别的!”

听缨云公主吐露这个秘密韩圭也禁不住露出喜色。

那封没有写完的遗诏是缨云公主拿起在得到建继帝的默许之后再送到徐怀手中又或者就是建继帝要缨云确保送到徐怀手中对外人来说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

那封遗诏最后落入绍隆帝手里都已经不存在了。

不过这两者的微妙对破开徐怀的心障却有本质的不同。

前者乃是建继帝迫于当时的形势不得不使徐怀专擅行事;后者则是建继帝生前以一切相托。

“娶我吧让一切都顺理成章不要叫我再等了你知道我是愿意的。”缨云说过这话便朝车驾走去留下众人在长堤之上对望……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