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漫窝
  1. 韩漫窝
  2. 其他小说
  3. 将军好凶猛
  4. 第一百六十七章 叙功
设置

第一百六十七章 叙功(2 / 2)


朝廷这次召集主要参战将领进京封赏、加官进爵之外更重要的还是讨论后续的军事部署只是徐怀途中耽搁了八九天错过前期的讨论很多情况还不清楚。

“朝中当前几桩大事一是立后一是剿匪还有一个就是新的防线部署”胡楷说道“你没有提立后之事是不想掺和到这事里去但其实没有办法分割开来……”

“哦朝中有意调汝南公接替许公出任荆南制置使?”徐怀微微蹙着眉头说道“但我看朝中并不视洞庭湖寇为心腹大患而当前也确实是巩固淮河防线更为重要怎么会调神武军前往荆湖剿匪?”

除了楚山众人皆起于草莽外徐怀比谁都更重视挖掘底层民众的潜力也比谁更清楚洞庭湖寇久剿难灭的根源所在。

倘若历史轨迹不被扭转南方即便暴发大规模的暴|乱情况或许还不至于如此严峻。

现在的情况显然不一样了主要还是建继帝于襄阳登基即位之后他们成功组织河淮、河洛数百万甚至近千万民众南下。

然而地方却无力接纳安置如此之多的避难民众任之沦为流民以此形成的火山所蓄积的爆发性力量自然要远远胜于原有的历史轨迹。

不过徐怀还是不主张调动神武军前往荆南镇压匪乱。

除了淮南防线的重要性外荆湖剿匪更需要的还是编练更多、更精锐的水军。

神武军不善水战调入荆南短时间内难以发挥多大的作用。

“许公卧榻难起陛下数次遣御医前往救治都难见起色”

胡楷叹道

“在接替许公的人选上确实是极令人头痛的事情——汝南公有意前往荆南肯定不会将神武军都调走;淮王那边却极力举荐杨茂彦出任荆南制置使。陛下对杨茂彦能否平息洞庭湖乱很是犹豫想着调韩时良过去淮王又不想韩时良离开淮南……”

淮王府一系不论是当初追随淮王南下驻守泗楚等地又或者是这次率部解寿春之围韩时良都是中流砥柱级的人物。

葛钰表现虽然也不俗但葛钰一直都没有独领大军、独挡一面的机会还是不能跟韩时良相提并论。

徐怀看着刘衍笑着问道:“你没有跟陛下请缨?”

“我请什么缨?”刘衍摇头苦笑道“建邺水师脱不开身没有水军怎么剿灭湖寇?要说接管荆南水军跟地方官员将吏打交道我哪有这个本事?”

“枢相陛下更着意用淮王府一系的将领前往荆南坐镇”韩圭坐在众人下首陪席插话问道“是不是要对淮南防线进行大的调整?”

胡楷看了韩圭一眼沉吟说道:“寿春守军以及楚州军伤亡都大而赤扈人还在继续往徐宿一带集结更多的人马、物资整个淮河中下游的防御压力并没有降低……”

韩圭没有再多嘴问什么但胡楷话里的意思已经够明确了。

那就是神武军接下来还会留在淮南不会再回南阳至少短时间内不会再回南阳。

这其实是楚山所迫切期待的。

神武军回不回南阳两者是有天壤之别的。

此时郑家父子及神武军主力不在南阳楚山即便不可能明目张胆的将触手伸到南阳去但迫于自身的生存危机南阳府及地方势力除了会安排府军参与楚山西线防御外除了同意将方城、向城等地的山地区域划入楚山外还接受楚山精铁料在南阳府境内大规模的倾销同意楚山在南阳府不受限制征购粮秣、布匹等物资。

能否足够廉价的征购粮食、布匹尽可能的节约军资后者尤其重要。

楚山辖域基本上由励锋堂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将粮价控制每石两贯左右浮动。

励锋堂得以不受限制在南阳府征购粮食、布匹虽然没有办法将征购价格压得这么低但直接从中小地主以及手里有富余粮食的农户征购每石精粮也不超过四贯。

而与此同时南阳今年粮价稍稍稳定下来但其主要城池、镇埠的供粮受大粮商、大地主控制每石精粮售价依旧高达八九贯之多。

郑怀忠、郑聪父子倘若率神武军返回南阳即便不去考虑南阳府衙及地方势力对楚山的态度必然转变为保障神武军驻守南阳的将卒特别将卒家属的粮食需求这征购权必然要回到汝南郡公府手里。

到时候楚山还想从南阳收购粮食以补不足只能跟汝南郡公府暗中掌控的大粮商交易成本上浮一倍都不怨汝南郡公府在坑楚山……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