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漫窝
  1. 韩漫窝
  2. 其他小说
  3. 聊斋龙蛇
  4. 第七十二章县试(1)
设置

第七十二章县试(1)(1 / 2)


此刻东方只是微白县衙附近的街道上却灯光闪烁人头攒动。等常晋几人赶到时这里已经聚集了不下两千人。

赴考的、陪考的、做小买卖的等上千号人聚集在一起很是热闹。

看得出来大部分考生脸上都带着紧张彷徨的色彩甚至有人和同伴说话时声音也变得语无伦次。

这也难怪毕竟是决定自己命运的时刻除了极个别人谁又能真正放松。

常晋心态倒是很平和悄然放出自己的神识观察。虽然隐隐受县衙官运压制但还是能够看到众人头顶的气运。和他猜想的一样这些人当中以灰白气息居多只有少数呈有一丝赤色让他惊讶的是那位宋介川头顶气运居然近半被赤色占据。如此人物原来不单单是依靠父辈余荫难怪能得到赵县令看中。

等了约莫一炷香时间通衢县县衙那扇朱红大门轰隆隆打开。看到这动静周围噪杂的人群顿时安静下来。

紧接着一阵响亮的开道吆喝声传出只见几名身穿皂衣的衙役分成两行手持水火棍威风凛凛的开道走出。

在这班衙役身后则是头戴乌纱帽身穿官服的赵守仁。

他在门口站定朝前面的人群扫视一遍微微点了点头。

那衙役班头立刻反应过来将手中的铜锣猛敲。

“当啷——当啷——”

随着铜锣声响起周围衙役迅速散开呵斥着众人后退清出一片数丈方圆的空地。

这常晋的确很出色!!

青山镇祭祀河神时一名叫常晋的书生给赵知县留下深刻印象。也正因为如此他才会暗中透题给对方。事后赵知县也有些后悔生怕对方得意忘形之际把题目宣扬出去。

当时他心中已经有了计较如果确有类似传言流出赵知县自然会更改题目。

后来没有听到任何消息他才放下心来渐渐将这书生抛在脑后。

哪知道自己刚才只是随意往对面考生中一瞥即使灯火明灭他还是立马认出对方。虽然这些学子都穿的是白衫但是常晋高大的身躯站在其中却给人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让人见之不能忘。

如此人物才敢在河神庙前以身试毒。

如此人物或许才真正是我儒门之幸希望不要让本县失望……赵守仁略微沉吟而后将目光收回。

等手下清理完毕他清了清嗓子开始宣讲:“奉本府府尊大人之命现由本县令宣读通衢县县试规矩!各位参考的儒童务必听清楚考试期间尔等需严守县试规矩不得喧哗嬉闹不得夹带舞弊不得交头接耳。”

赵守仁啰啰嗦嗦讲了一大通所言无非是圣人之道接着再赞颂一番天子贤明、皇恩浩荡等以及考场纪律以及考试场次等等。

前面那些都是场面上的废话只有考试场次需要童生们注意。

县试属于科举预考的最初级所以自由度很大由县令决定考试场次。一般为五场也有四场、六场更有甚者还有七场。

不过赵守仁显然不愿过分折磨考生只选择四场了事即正场、初复、再复、面复。一般来说后边三场都是走过场只要正场考中即可取得府试的资格不必再进行初复或者再复。当然最后一场面复却是少不了的。

所谓面复就是由县令大人当面出题考察一下已经录取的考生这主要是为了防止有些没有真材实料的书生考试中作弊企图蒙混过关。

赵县令讲完几百参考的学子便在衙役引导下排好队伍齐齐进入县衙。

在等候时常晋看到人群中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原本以为此人乃是陪同儿孙辈前来考试。等他拿出考牌常晋才知道感情对方和自己一样也是来参加县试的。

前世看《儒林外史》中有个穷书生范进从二十多岁参考考了几十次次最后都五十四岁了还是“童生”依然继续在考。

现在看到这个白发苍苍的老者常晋才知道书中描写不虚。这方世界虽然道法显圣不过考取功名依然是广大儒生晋身的渠道。毕竟仙道渺渺很难追寻。科举虽难却有道路可凭。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