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漫窝
  1. 韩漫窝
  2. 其他小说
  3. 玉玺记石头与水
  4. 三十六章
设置

三十六章(1 / 2)


x []

自从穆安之性情大变,穆宣帝很久没有同穆安之这样平和的一道用膳了。

以往父子两个动手时都有,如今此时的安静怡然的气氛便是穆宣帝都有一种久违的舒适感。尤其穆安之李玉华两个,你给我布菜,我给你递汤的默契,连身后服侍的宫人都省了。

穆宣帝瞥一眼俐落的剔去鱼刺再把鱼肉放到李玉华碗里的穆安之,心说老子也没得这小子如此服侍过一回!

蓝太后固然乐得看小两口和睦说句心里话,她老人家年轻时由妃位至后位,也曾与先帝恩爱却也没被先帝如此体贴过。

“阿慎就是这样体贴。”

穆安之有些不好意思,“玉华妹妹家里吃鱼吃的少她不大会挑刺。”

李玉华说“我老家一望千里都是原野水很少,就县城有一条河也不是经常有水得是夏天雨下多了才有水。我头一回吃鱼还是在州府吃的,以前只在画本子上看到过。”

穆宣帝道,“那你家该是以种麦为主。”

“父皇一猜就中。”

“冀州多是种麦为主,你们老家百姓收成如何?”

“这也不一定,要是风调雨顺收成便好些。倘是旱了涝了的,就寻常了。不过我们县的县老爷好倘是年景不好朝廷都有减免税赋。也有一任不好的那一年有些旱平常都有减免的偏那一年就没有后来到府城去才晓得原来朝廷有这恩泽他不跟老百姓说还要照常捐税他只按减免后的往上交剩下的他早跟粮贩子谈好去卖钱了。”

穆安之问“那后来怎么着了?”

“后来当然是让知府大人晓得多收缴的粮食全部退回那位县太爷没几天就丢官弃职了。”

蓝太后笑眯眯地“可见还是好官多。”

“是啊。其实朝廷很怜悯百姓偶有官员私欲太重不把父皇的恩泽告诉大家知道。”李玉华笑“我也遇到过很多好官我们在家里织布时因我们的织机很新颖与旁的织机不一样织出的布也好。后来也有有权有势的想抢我们的织机技术。技术搁谁家的命根子这要是叫人抢去我们以后就没办法干了也是官府帮忙我们才保住织机。”

“像我这样的女子能靠织布养活自己也只有清明盛世才行。”李玉华很认真的说。

这话说的很实在穆宣帝倒比在朝中听得多少天花乱坠的马屁都高兴。穆宣帝道“每年清吏治最终都是为了让百姓安居乐业。”

李玉华神色尊敬郑重“我来自民间我敬父皇一杯。”双手举起酒杯仰头就干了。

穆安之震惊的看李玉华这飒爽的敬酒。

穆宣帝端杯也干了。

李玉华蓝太后都是调节气氛的高手这餐饭竟是吃的很不错。

蓝太后有午睡的习惯午膳后喝了几口茶穆宣帝就辞过蓝太后回昭德殿了。穆安之李玉华回玉安殿李玉华让穆安之先回去她有些话想私下同穆宣帝说。

穆宣帝未乘轿辇李玉华错身半步瞅一眼穆宣帝身边的内侍宫人穆宣帝摆摆手王内侍便脚步略缓只是带着其他人远远缀在后头。

李玉华说“我是想跟父皇说一声凤仪宫请安的事父皇您也知道三哥心里总有些不自在我们就不去了。我想劳父皇同皇后娘娘解释一声别叫皇后娘娘误会。”

“他一向性子乖僻你有空到凤仪宫坐坐皇后给你准备了不少东西。”

李玉华抿抿唇眼神清明“倒不只是三哥不想去其实我也不大想去。”

“这是有何缘故皇后一直记挂你。”穆宣帝脚步一顿一双凤目看向李玉华。

李玉华道“我与三哥一见如故这是我俩的缘分。我自小在老家?长大少时并不知还有父亲在世直待被接到帝都才晓得父亲这些年一直有打发下人把他一半的薪俸送回老家。后来查出是刁奴作祟贪没了银钱。这件事其实我心里没有完全放下。如果父亲真把银钱放在眼里不打发人送就是。现在查出是刁奴不好这些年是谁管家十几年的纰漏我心里真是放不开。”

“还有一事我没来帝都前没人知道许家的长女在老家都以为我二妹妹才是长女。我自老家来到帝都听说被赐婚皇子。我就是最初不知缘故后来也猜到一些。”

一丝微风掠过李玉华的裙摆微微摇动她说“许多事我不计较并不是因为忘怀是我不想在这些过去的事情上再费神思。大家都是爹生父母养我娘去的早也不能这样欺负我。”

李玉华的眼中有隐隐泪光浮动穆宣帝叹口气继续向前走去。李玉华跟在穆宣帝身畔穆宣帝说“有时家大业大人口多难免会受些委屈。朕年轻时也是事事较真必要分个胜负争个对错可有时候许多事争到最后伤的往往也是自家人。”

“我也明白这个道理只是兴许年纪还轻年轻气盛不知为什么心里总是转不过这个弯儿来。要让我去那怎么不能去我以前在老家讨生活笑脸迎人的时候多了。对自家人跟对外人怎么一样呢?对自家人我就是想长辈对我好我也想真心孝敬长辈可要是装出的恭顺模样那样好吗?”

穆宣帝眉毛轻蹙问李玉华“那以后就不来往了吗?”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