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漫窝
  1. 韩漫窝
  2. 其他小说
  3. 山野诡闻笔记
  4. 第118章 圆坤揽财
设置

第118章 圆坤揽财(1 / 2)


x 从清朝初年到清朝中期这接近一百多年的时间里。

华夏大地上的人口迁徙一直在进行着。

最典型的就是朝廷发动的——湖广填川渝。

从湖广地区有源源不断的移民被征伐。在朝廷的驱使下前往川渝地区定居……

那个年代一般都是一个家族拖家带口地前往某个山区。

所以其实现在两河镇范围内大部分的村子有很多都是两百多年前从外地迁移过来的。

镇子里的居民倒很多都是本地人。

比如我吴家村还有周围大山里的几十个大大小小的村子……基本都是两百多年前从湖广一带迁徙而来。

这夏家院子据说就是当年一户姓夏的人家从广东那边过来的。

因为夏家还算是薄有资财就在山坳里修建了一个大院子。

来的时候也就六七口人带着七八个仆人。在那里渐渐的繁衍出一个三四十户人家的小村子。

其实这个速度还算慢了。

毕竟吴家村这一百几十多户人家也差不多是同样时期从洞庭湖一带迁徙来这里的。

现在规模可比夏家院子大多了……

言归正传。

却说我翻过四座山头之后终于来到了夏家院子。

因为和小时候来的懵懂不一样现在我不说多精通风水但也勉强读过了几遍《宅经》和《葬经》了。

一般的风水格局还是难不倒我的。

现在站在山脊上往下一看只见四周山峰环绕中间一块平地——夏家院子就在这平地中心。

但平地四周靠山脚的位置有一条河流环绕几乎成了一个正圆形。把夏家院子给整个包围在这由河流形成的“圆环”里面。

见到这景象我心里顿时明悟。

“难怪这夏家院子两百多年来总时不时的出富人、贵人但却又一直宗族人丁不旺。原因算是给找到了!”

因为这夏家院子所在的地方赫然是一个“圆阴揽财”——或者也叫“圆坤揽财”局啊!

俗话说高者为山低者为水。

山为阳水为阴。

山主管人丁水主管财运。

换句话说想要人丁兴旺就需要背靠大山。

想要富贵多财就需要近水而不临水。

因此常见的吉位【玉带环腰】就是典型的这种平衡了山与水的优秀风水格局。

但家宅的风水虽然能带来好处最终也要靠子孙后辈自己的努力。

并不是说只要有个风水宝地居住或者埋葬先人你就一定能够大富大贵!

你可以理解为……风水格局其实只是一个催化剂。

就像燃料能让火燃烧得更旺。但是你本身得先生火啊!

只是不同的燃料能让火烧到不同程度。

夏家院子当初的这个落脚点显然也是找人看过的……

虽然我不知道当初他们初来乍到在本地没啥关系是怎么找人的。又或者是两百多年前的夏家人里自己就有会看风水的?

总之他们搞的这个格局有点儿……怎么说呢也不能说是差吧但就是有点怪异!

所谓的【圆阴揽财】——就是牺牲山之阳气来滋养水之阴气。

说简单点就是牺牲人丁来换取更多的财富和贵气!

这不算是什么很邪门的风水格局因为毕竟只是让渡部分的人丁给财富并不是故意要绝丁。

所以硬要说的话也勉强能算是正经风水局吧。

只不过这么使用的人比较少……

尤其是在古代人丁兴旺可比大富大贵还更加重要啊!

谁没事儿让渡【人丁】给【财富】啊?

我只能归结于当初迁徙来这儿的夏家先人们也实在太爱钱了吧。

当然这些都和我没啥关系。

这明显一看人家就是自愿的我能说啥?

更何况现代社会也和古时候不一样了。

硬要说那些功成名就离开了这个山沟沟去大城市闯荡的夏家人就能够脱离这个【圆阴揽财】的风水格局了。

说不定人家多子多孙也算给夏家开枝散叶了嘛。

因为夏家院子人家这是【阳宅】——阳宅只有一直居住在这里才会被这儿的风水格局影响。

等分家离开这里之后就没啥用了。风水的效果就消失了。

只有【阴宅】——才能在冥冥之中持续不断的影响子孙后代的气运。

哪怕你跑到天涯海角——甚至是到了国外祖宗埋葬的【阴宅】所带来的气运也会一直影响着你!

所以为什么中国人特别相信风水更特别重视长辈和祖宗的墓葬?

因为这东西会一直影响子孙后代!

我心里一边琢磨着夏家院子的风水一边顺着山中的小路往山脚下走。

这次来重点是解决这儿闹鬼的事。

至于大方面的风水格局之类也没在我的工作范围里就是随便瞎琢磨。当成是一种复习功课熟悉业务能力了。

说实话下山的路是真不好走。

不但非常狭窄而且很陡。

周围还有一些带刺的杂草容易在身上划拉出一些小伤口。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