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漫窝
  1. 韩漫窝
  2. 其他小说
  3. 大魏女史
  4. 第63章 绕案而行
设置

第63章 绕案而行(1 / 2)


x 每位主监考在各自的监考区域宣读:“一轮小试开始。先不得动笔!先听清考题……诗《墙有茨》的序里提到了‘公子顽’按书写要求写出其父是哪一位国君?公子顽有哪五子?”

“现在听书写要求……每人拿起发给你们的此枚竹简……”

尉道子、薛匿瑕与尉山僧呈三角站位随薛夫子每一步骤的讲述做出相对应的书写动作保证此区域每个方向的小学童全能看清。

薛夫子讲述也铿锵而清晰:“左手捏在竹简下方高度与目视齐平右手执笔书写。答题过程中允许垂笔、垂简思考但只要书写必须恢复要求的姿势。只有蘸墨时允许弯腰、挨近书案。答完题者只需将此枚竹简放回书案不能坐不能走动不能出声干扰其余答题学子。”

“规则完毕两刻为限开始答题!”

学习不行但是胆量壮的武继、尉戒之、尉简齐齐举手薛夫子转身巡看别的方向不理睬他仨。

呜……完了举手不管用了他们想问考题是啥来着?哪首诗里提到了公子谁?呜……光使劲记规则了把考的啥题目忘了。

每处大考场都不缺这种能把人气笑的顽徒。

元珩倚仗从叔是刺史还特意为了他过来巡考他也是忘了考题见举手无用急地吐噜嘴皮子:“哎、哎夫——夫——夫、夫、夫——”

元刺史知道不能再呆在考场了他把鞭子交给大监考直指元珩:“那孽障再作怪抽他嘴。”

崔馆长带刺史去看昨天月联考的答卷这是元志来巡考的另个目的。那些答得一塌糊涂的就不用拿出来了元刺史坐下后先问:“这次几张满分卷?”

嗯……

“全跟上回一样。”

还是一枝独秀还是尉窈。

元刺史气得“哼”一声把尉窈答的放一边底下的就是训义学舍一众学童的进步确实不少尤其崔致和孔毨可是离满分尚有距离。

阅到底元志问:“州学府的呢?怎么没有奚骄的?”

“奚骄成绩跟上次几乎一样就没拣出来给刺史看。”

“唉。把元珩的拿给我看对了还有长孙家那个叫斧鸣的孩子。”

是你自己要看的。

元珩唯一的进步就是听懂规则了不再只接上半句可是他基础差听不听懂规则没区别。

元刺史把从侄的答卷扔一边后不解恨揉吧揉吧扔到墙根。

再看长孙斧鸣的……哎哟!

一入目元刺史感觉剩下这只眼也不好了!

满篇是重复的“出题”二字密密麻麻字体大大小小跟醉汉栽葱一样错落无序!这张答卷跟《诗经》有什么关系?

尉氏学馆大考场尉窈成为答完第一轮小试的首名学童尉茂和五舍的陈瑜随后然后是尉菩提二舍的褒荣子步氏学馆的步延桢……

平时只要背每首诗都全面背诵的就不会觉得此题难因为答案全在诗序的注解里清清楚楚!

公子顽之父是卫宣公。公子顽生子五人:齐子、戴公、文公、宋桓夫人、许穆夫人。

所以阅卷时评判标准肯定为书写是否规整有无画圈替字。比如想在一枚竹简里把答案写全得先对字的大小、空格有规划不能写到后面才考虑这个问题越写越小挤成一团。

此题要求两刻时限大多数学童不用半刻就写完了有的闲情逸致有的立即琢磨第二轮会是怎样的题。

收卷了。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