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漫窝
  1. 韩漫窝
  2. 其他小说
  3. 吴年柳香
  4. 第七百一十一章 大义
设置

第七百一十一章 大义(2 / 2)


而儒家读书人已经是最优秀的储备官员了。

儒家至少还讲齐家治国平天下看起来还是有信仰的。

商人治国商人的信仰是钱。

“我明白了。就按照你说的做。把以前楚国留下的官学重新整理一下。召集回楚国的秀才回去县、府读书。”

“不过光这样也不行。我得提升武将的地位。”

“提增尚武的风气。”

“这样吧。我在江县也明目张胆的办个国子监。顺便再办个【孙子监】。”

“面向整个辽东征召学生。学文、习武。”

“对了。我之前不是办了个武学吗?就把武学给扩大规模提升地位成为【孙子监】。”

“等我席卷辽东五府三十二县。称王的那一天。我就进行科举。选拔文官、武将。在我的国家文官与武将是平等的。不能出现三品武将给五品文官磕头这种烂事。”

“对了。事情还有很多。我们的官学也不能只读死书。”

“知行啊。你联合辅汉将军府有学问的官员干脆自己写本书。写一本热血一点的书。”

“向所有学子说明一件事。什么是民族。”

“什么是炎汉。”

“为什么。我们汉人不能给蒙元人当官。为什么外族入侵我拼死抵抗。”

“为什么哪怕外族在我们中原建立皇朝也不算改朝换代。”

“因为那不叫改朝换代。而是我们汉人亡国了。”

“让学生们读律法、读算学、读史书甚至读兵书都可以。以儒家道德思想为骨其他书籍为辅。”

“总而言之。我吴年就算称了王坐稳了天下。也不是个循规蹈矩的寻常天子。我要让汉人都知道我们为什么叫汉人知道什么是民族大义。”

吴年平日里也没少琢磨这些事情打开了话匣子似的喋喋不休的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他对儒家对古代士大夫也有很多不满。

什么礼仪之邦啊当然是好的。

但在讲道理的时候讲礼仪的时候拳头必须大。

春秋时候的宋襄公那是有名的仁义之君。结果如何?一拳头打趴下了。

总而言之。汉人的先贤们都是可敬的。但是他们传下来的思想、哲学在吴年这个现代人看来或多或少都有不完美的地方。

要是他什么也不做只凭借骄兵悍将以武力平定天下。

最多也就是个两百年的统一王朝然后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有个什么意思?

不行。

汉人的思想得变一变改造一下。

最最最最最起码。

也得让民族主义抬头。

所有的汉人都要有骨气不能麻木不仁不能助纣为虐。比如剃了头给鞑子磕头还美滋滋的自以为是“宰相”什么的。

比如说刘统勋啊、纪晓岚啊、刘墉啊、张廷玉啊全都是汉奸。

吴年想让吴年之后神州再也没有什么蒙元啊、满清之流。

他觉得这件事情比自己做什么皇帝享受什么荣华富贵三宫六院七十二妃有意义多了。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