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漫窝
  1. 韩漫窝
  2. 其他小说
  3. 大唐官
  4. 7.连屯治军食
设置

7.连屯治军食(2 / 2)


和亲非远图”

此情此景明玄不由得吟诵起诗歌来高岳听得明白这和尚所言的正是他在这个时代的先祖高适所作的《塞上》当年想必那高适也不断地在西北边塞的战尘里辗转着吧?

通过今日种种看来这明玄老和尚也不算是个俗人。

高岳便请教明玄是哪里人得到的答案是西州人“而今河西、陇右大半为西蕃所侵吞只剩下少量唐军还在孤守明玄我和这群安西军卒一样都是有家难回啊!”明玄慨叹起来。

侍奉佛祖还要什么家乡呢?

这时候高岳不由得想起被杀的前宰相元载这位曾担当过西州的刺史他那个筑城原州、恢复陇右河西的方策自己在中进士前曾详细分析过而原州正好就在泾州以西于是高岳不由得将段秀实所赠的《掌故图》重新摊开在僧舍的地板上就着豆大的烛火细细地研究起来

接下来数日内高岳骑着马带着群挥汗如雨的官健和那自愿充当向导的明玄和尚从泾州西南处的良原、杜原走到中间的百里城又来到灵台县所在的白石原、鹑觚原这时赤足立在达溪河滔滔河水里的高岳已能望见更南边凤翔府的山野边界了。

又过了二日泾原行营幕府正衙处段秀实见到了已被晒得黝黑的高岳便问他此行有何得。

高岳将《掌故图》在段秀实的膝前拉开而后指着阁川和连云堡以北处的百泉指头直跟到州城北的共湖说“节下可先于百泉、共池湖处辟八百顷军屯今年若有所成来年可再于良原辟三千顷军屯而后再于白石原、鹑觚原再辟三千顷——百泉自有泉眼绝不干涸良原军屯可用泾川水灌溉白石原等可用达溪河灌溉毫不费力。一旦军屯大成三年之后泾原行营可积粟三十万石这样兵食有余随后可向朝廷上奏扩充七千营田兵的定额募齐营田兵留后耕殖军屯健儿便能出征先克服潘原而后和朔方军联合克服原州。一旦原州克服可联结泾原、凤翔、朔方三军为先锋河东、河中兵拒后与西蕃一战高下光复陇右、河西自此唐土能全金瓯之美京兆遂无门户之患。”

“那屯田的效费如何逸崧可有所得?”

“节下仆已计算清楚开军屯不种水稻只种黍、麦、粟今年开百泉八百顷良田每亩只需收取五斗便可收谷四万石此四万石可直接归泾州仓廪当中不烦和籴之费无复转输之艰——如此籴米钱、脚价钱可省十多万贯。”

“可军屯人员、粮种、耕牛都需成本。”

“军屯人员皆是得朝廷衣粮的健儿无需额外拨给费用;粮种每亩地约五升即可八百顷所费钱不过五千贯钱;又有耕牛以一顷五十亩(一百五十亩)配一犍牛八百顷共需犍牛五百四十头而今可自凤翔、邠州之地买牛每头牛值价约四千钱共需二三千贯且犍牛可用十二年每年费钱不过三百三十钱。又有犁、锄、镰、踏水车等器物总费亦不过五千贯且均可使用十年以上——如此算来若在百泉军屯本钱也就一万五千贯不到与军屯所得相较可以说一本十利。”

听到这里段秀实不由得点点头便伸出手来恳请高岳谈谈具体屯田的规制。

“节下而今盐仓暴露在城池之外易受敌袭昔日马镇西盐仓之败便是教训。如今可将盐仓、甲仗库、粮仓、马厩筑于城中四角各起武台戍守。而后再扩增连云堡的烽铺、城垣和兵员只要连云堡得保西蕃越过青石岭后一举一动无不在我方掌控之中可谓泾州孔目。而百泉以五十顷为一屯共立十六屯皆在连云堡看护之下每四屯聚一堡共筑四堡蒸砂土、立楼橹一堡约二旬(二十日)即可筑成每堡再立马铺、烽堠出可耕作入可自保。又可于通往长武城的马凹原、于通凤翔的草壁戍各立烽堠依朔方、陇右二军府为后援敌来举警何战不捷?”

“唔!”段秀实难得激动起来。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