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漫窝
  1. 韩漫窝
  2. 其他小说
  3. 大唐官
  4. 4.税米均三分
设置

4.税米均三分(1 / 2)


x 终于杨炎终于等到这个机会于是便高声说出税制改革的想法:“请为两税法以一其制。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度所取与居者均使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入之俗有不便者三之。其租、庸、杂徭悉省而丁额不废。其田亩之税率以大历十四年垦田之数为准而均收之。夏税尽六月秋税尽十一月岁终以户赋增失进退长吏而尚书度支总焉。”

杨炎所奏请的“两税法”其核心的理念大约有以下几处:

首先取消原本唐朝“租庸调”制下以“丁口”为根本的标准撤销所谓的“课户”与“不课户”也撤销了“土著户”与“浮客户”也就是不管你在哪州哪县也不管你是什么职业也不管你处在中央控制地区还是方镇控制地区除去鳏寡孤独无法交税者外统一重新登记按户纳税这样就合并了所有的户口扩大了国家的税基此外遵循大历四年的分户等精神继续将户口按贫富差距分为九等上等户多交下等户少交这就改变了原本税负不合理的情况交税的标准就在于你的财产多寡至于统计户口和确定等次的工作就得交给各地黜陟使、观察使和刺史来清查;

然后正式确定了商税因为行商有很大的流动性和坐贾不同所以新税法规定只要商人到某州某县做生意那就得缴“三十分一”的税金而商人所在户在核定财产后再于所属等级“加二等”征税;

再其次确定了征收期限每年夏季一次秋季一次户口交钱(两税钱)田地交米(斛斗米)此外肃、代两朝各种名目的苛捐杂税、唐朝原本的租庸调统统取消全部纳入两税当中除此外百姓不用再负担额外的加征(只是理论上)税收精神由原本“随加随敛”改为“统一交税扩大税基确定税负不再随加”其外就是杨炎此举也将原本应交给皇帝私藏的盐利、青苗税、地方进奉等统统折入到两税里改入左藏库;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便是两税法的隐性本核是“量出制入”及“以钱为额”前者即表明两税法其实也没有固定标准上一年国家开支多少下一年便以此为标准征收如果国家开支不断增加那么两税钱数额也理所当然不断攀升这叫“逐年配率”遇到紧急情况还会增加比率这便是“量出制入”(交税百姓还是苦歪歪)那么什么是“以钱为额”呢?那就是两税钱是要求以“钱”为征收标准百姓交什么都以“贯”来折算这也牵扯到一个稍微深层次的问题那就是钱物交换比例的问题举个栗子代宗朝的绢布一匹是四千文如一个老百姓税负是十二贯钱那他交三匹绢布就可以但是到了宪宗朝绢布可能减到一匹八百文同样十二贯钱的税那百姓就得交十五匹绢布才行而“有关部门”收税收的是十五匹绢布但交给中央的却还按照旧的“钱帛比例”也就是只交三匹那剩下的十二匹呢?只能说哈哈哈哈今天天气不错了。

不过刘晏听得明白杨炎话语里最核心的还是那句:“岁终以户赋增失进退长吏而尚书度支总焉。”

意思便是罢废判度支、转运使将利权重新收归尚书省的户部说白了就是收归自己手里。

刘晏的眉毛还是微微颤动了下。

这时紫宸便殿里的空气流淌的肃杀之气颜真卿、崔佑甫对杨炎所奏请的“两税法”尚处在目瞪口呆之际其中颜真卿总觉得什么地方不对劲可匆忙间又说不出所以然来。

然而皇帝却等不及他又追问杨炎一个问题:“既然各方镇里的户口也要交税那么如遇方镇抗拒又当如何?”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